團體會員簡介

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

公司簡介

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(下稱本院)承繼核研所豐厚之研究能量,研發範疇涵蓋核安與核後端、核醫製藥與民生輻射應用、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等三大科技領域,透過本院研發能量的投入,持續協助政府重要政策之推動,同時帶領產業與世界先進國家接軌,為國人打造安全的生活環境。本院研究領域分述如下:
一、核安與核後端
本院深耕五十餘年核子燃料循環、反應器運轉維修、基礎核能技術、系統整合技術等,於核能電廠之安全維護與營運績效提升方面,扮演關鍵性角色;已建立國際核事故輻射影響安全評估系統,及時提供核安緊急事故之應變作為,並且持續運用量化風險評估、環境核種分析、放射性廢棄物核種分析與量測、食品檢測分析等技術能量,守護社會安全與食品輻射安全。
本院持續關注國際上核融合技術、小型模組反應器(SMR)等新興科技發展,並推動相關研究分析,以蓄積技術能量,強化我國因應國際創新科技之發展動能。此外,本院亦持續協助主管機關,接收處理我國除核電廠以外之低放射性廢棄物,運用專用的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理及貯存設施,確保國內小產源放射性廢棄物之安全管理。近年更致力於核設施後端技術研究,自主開發除役清理及放射性廢棄物處理相關技術,成功應用於核設施除役工作,具有除役的規劃、技術能力與實際經驗,可結合國內機械、工程相關產業投入除役相關工作,協助國內核能電廠除役。
二、核醫製藥與民生輻射應用
本院從事生醫與醫材領域研究,已有多年的歷史,並以放射性科技為研發基礎,協助核安會守護國人健康照護為目標。所開發之核醫藥物已進入臨床商業運用,穩定供應國內心臟、腫瘤、甲狀腺、神經/精神、腦血管等疾病診療使用,近10餘年服務國內民眾達數百萬人次。
本院擁有國內唯一之中型迴旋加速器,結合輻射偵測、影像處理、以及醫用同位素與核醫藥物研製經驗與技術,發展國內迫切需求且不易進口之短半衰期核醫藥物,與創新低劑量X光機等高階醫材及其影像處理技術等,持續守護國人健康。未來本院新一代70MeV中型迴旋加速器之建置完成後,更可配合我國醫學、農業、工業、國防、太空科技、半導體與電子產業需求,發展各項自主關鍵技術,持續推動我國新穎核醫藥物,以及中子與質子科學於太空及半導體產業等之研究與應用。
為因應日本於112年排放含氚廢水可能造成我國海域資源影響、漁民權益、食品安全、輻射事件等衝擊,本院111年5月建置我國第一間生物氚實驗室,精進分析與檢測能量,並與原能會、國海院、氣象局、食藥署、漁業署、水產試驗所等跨部會合作,提前部署擴散預警系統,保障國家海域輻射安全。
三、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
本院依據國家能源發展需要,運用原子能子能理論科學及應用科技實力,持續參與國家綠能科技發展計畫,技術範疇涵蓋微電網與智慧配電技術,創新電漿民生應用製程技術,以及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、全釩液流電池儲能、PHAs聚酯類生物可分解塑膠、風能系統工程、太陽光電、氫能、……等多元技術開發與應用。2023年本院以「森林廢棄物轉高價值綠色化學品之負碳生質精煉技術(FixCarbon)」技術,再度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(R&D 100 Awards),已連續三年(2021年、2022年、2023年)獲此國際級獎項肯定,與世界頂尖研究機構並列國際舞台。
除了綠能產業應用技術之發展,本院呼應國家2050淨零轉型政策,持續運用核心能量參與關鍵戰略「前瞻能源」、「電力系統與儲能」等相關工作之執行,並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,藉由導入電網脆弱度分析技術及能源供應設施量化風險評估技術,提升能源關鍵設備運轉的可靠度與妥善率,增進電網安全及韌性。本院將持續發揮創新能量及影響力,帶領我國原子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,繼續在國際舞台上讓世界看見台灣。
 
公司名稱(英) NARI
公司名稱(中)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
負責人 高梓木院長
聯絡人 林志穎/姜政綸
E-Mail vvovlt@nari.org.tw/Jhenglun@nari.org.tw
聯絡電話 034711400 ext,6320 / 03-4711400 ext,6363
傳真號碼 03-4711415
公司網址 https://www.nari.org.tw
地址 桃園市龍潭區佳安里文化路1000號
智慧型電網相關產品
  • MW級微型電網試驗場、本土化配電網路管理系統
其他產品
  • N/A

回上頁

top